阿里云自研数据库下周将相,“去IOE”使命完成

发布时间:2017-09-18 08:04:31
来源: 第一财经日报(上海)(原标题:阿里云自研数据库下周将相,“去IOE”使命完成)
      按照原计划,阿里云下周会将一个自己研发的新一代关系数据库PolarDB公之于众。第一财经记者向接近阿里云的人士确认了这个消息。 细心的人会发现,自研数据库行为仍属于“去IOE”的范畴,但阿里现在已不再提去IOE这个说法了。从当年最早在国内主张去IOE,到现在几乎闭口不提,对于国内云计算市场一家独大的阿里云而言这中间经历了什么? 简单来说,今天阿里内部的各项业务已经实现了去IOE,即不再使用IBM小型机、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。目标实现了,口号就不喊了?实际没有这么简单。还是先从去IOE的初衷谈起。
        由于这三家公司( IBM、Oracle和EMC )的名气与实力,IOE成了全世界大公司的“黄金搭档”,一直在大公司IT系统搭建中占主导地位。一个IBM小型机的体积足有一台双开门冰箱的大小,它叫小型机,但一点也不小。国内不差钱的银行、电信、证券等行业十分青睐IOE。 如今,云计算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。不过,像银行、电信这类大企业用的还是IOE,即便有个别决策机制灵活的银行开始尝试云计算,也是象征性地将非核心业务放到云端。经过一、二十年的沉淀,这些传统大企业的业务规模增长稳定,IOE足够支撑日常业务需求,公司本身又有足够的IT预算,所以它们普遍去IOE动力不足。  直到互联网公司崛起。 其实,去IOE最早不是由阿里提出的,更早将这一理念付诸实施的是谷歌、Amazon、Facebook等公司,变革首先从“I”开始。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增长已经不再是传统公司的线性模式,类似的情况可以联想每年阿里“双11”。激增的服务器需求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。它们开始尝试用具有定制化能力的服务器取代IBM机器,X86这种通用服务器受到青睐。与IBM小型机相比,X86服务器的大小好比一个抽屉。但“谷歌们”要的不是更小的体积,而是更灵活的定制需求。 就好比一个人过去一直买联想品牌PC,现在他转而自己去攒机器,更满足个性化的需求,成本更低倒是次要的诉求。更进一步的理解是,以前是买计算机,现在是买“计算”。因此,“谷歌们”实际上也干了一部分硬件厂商的活,定制需求市场做起来后,它们就可以向那些传统的IT硬件商下单,走到产业链的前端去。 从I到E,再到O,去IOE以这个节奏在全球互联网公司流行起来。记者采访到的一些业内人士都持有一个相同观点:数据库是相对最难去掉的,替换成本也最高,商业数据库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体系。现在,去IOE比较普遍的选择是用X86通用服务器、开源数据库MySQL,以及分布式存储。 阿里也不例外。早年出于淘宝的交易属性对IT安全的考虑,阿里用的也是IOE,但互联网的增长不是线性的,传统的服务器不能满足迅速变化的访问需求,阿里就首先从“I”开始替换。后来前百度高级科学家阳振坤离职后加盟阿里,与团队一起研发出金融级的数据库Oceanbase。
        阿里的去IOE主张带动了一批国内互联网公司,从传统IT架构向互联网架构转型,并蔓延到传统企业中。有些新兴互联网公司刚开始就与IOE无关,但多数传统企业的观念转变和技术积累仍旧缓慢,毕竟去IOE也需要比较高的技术储备和门槛。不过,这股潮流背后的分布式、开源、低成本、延展性、定制化等优点已经被广泛接受。例如以前因后台系统广受诟病的火车订票网站12306能够接受阿里云,本身就是一种进步。 实际上,传统IT厂商也没有一味抗拒这个潮流,而是顺势而为,IOE本身也在主动转型,陆续推出跑在云上的新产品和新服务,想从硬件厂商转型为服务提供商。 去IOE并不是去掉或摒弃这三个厂商,而是去掉以此为代表的传统IT产品组合,IOE和云本身并不是对立的关系。这也可以解释,为什么今天阿里内部业务已经实现去IOE,但并不等于阿里的所有业务都跑在阿里云上,去IOE并不等于上云。  去年4月,传统IT服务商SAP宣布与阿里云合作,为客户提供云服务。这在业内是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标,背后的驱动力是,当SAP的企业客户纷纷上云后,他们也希望SAP能够提供云版本的服务。如果传统IT服务商会普遍围绕用户需求的变化做类似的转型,未来也不排除阿里云、AWS等与IOE及其传统IT厂商合作的可能性。 这一过程也是云计算平台构建云服务生态的过程,未来类似的合作会越来越多。所以,如果再去单纯的说去IOE,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误解。在这个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市场,合作将比竞争更能成为一种趋势。
       北京凯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凯铧互联),公司骨干员工均来自阿里巴巴,腾讯,作为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金山云重要的金牌合作伙伴,专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及云计算的解决方案。